互教网(hujw.com),让工作学习更简单!
首页 > PPT课件 > 历史课件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免费教学课件
收藏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免费教学课件,共31页。学习目标1.归纳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和意义,理解西汉强盛的原因。2.了解两汉文化成就,体会两汉人民昂扬进取的创造精神。3.知道绿林、赤眉起义和黄巾军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2.“文景之治”(1)原因: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2)措施:经济上与民休息,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政治上①汉承秦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②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③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思想上奉行黄老无为思想(3)结果: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西汉中期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西汉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注: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开元盛世、汉武盛世、康乾盛世(有争议)]。思考:汉武帝为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汉武大帝,集权扩土(政治、经济、思想、军事)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以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管辖。——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大帝,集权扩土①均输:一般贡品则按当地市场价格,折合成当地丰饶而价廉的土特产品,交给均输官,由他负责运到其他价高地区销售。既可免除各郡国输送贡物入京的烦难,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又可避免贡物在运输中损坏和变质,使国家财政也能增加收入。②平准:是封建国家运用手中掌握的大量物资和经济力量,贵时抛售,贱时收买,以稳定市场物价的一种经济活动。(打击投机倒把)3.思想控制——“尊崇儒术”(1)措施: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设五经博士。(2)影响: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4.开拓疆域(1)北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田郡。(2)张骞出使西域①目的:配合对匈奴的战争。②经过: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③意义:A.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B.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C.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3)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控制也比以前更加有效。(4)影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三、东汉的兴衰1.王莽建新(1)背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不安。(2)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新,西汉灭亡。(3)灭亡①原因:A.王莽改革措施不切实际,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B.王莽统治末年,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C.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爆发。②灭亡: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政权被推翻。2.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3.“光武中兴”(1)背景:东汉建立后,刘秀平定一些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2)措施①政治: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②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③思想:重视儒学。(3)影响: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4.“党锢之祸”(1)背景: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致使东汉后期政治腐朽黑暗。(2)过程: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通过品评人物而抨击时政,称为“清议”。他们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5.黄巾起义(1)背景:东汉中期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概况:184年,张角发动起义,后被官兵各个击破,最终失败。(3)影响①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②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 ...关键词: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课件免费下载,.PPTX格式; 本作品中主体文字及图片可替换修改,文字修改可直接点击文本框进行编辑,图片更改可选中图片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换图片,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增加和删除作品中的内容,源文件无水印。如认为该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25683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