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教网(hujw.com),让工作学习更简单!
首页 > PPT课件 > 语文课件 >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
收藏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第一部分内容:经 典 晨 读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作者背景】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字可久,闽中(今福建人),一作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又曾客游边塞,和张籍相交甚深。诗多五律,风格与张籍相近,内容多写个人生活。其诗辞意清新,描写细致,为张籍所赏识。有《朱庆馀诗集》。这首诗又题为《闺意献张水部》。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以希求得到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的青睐。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张籍。张籍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官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朱的赠诗写得好,张的答诗回得妙,珠联璧合,成为文学史上传诵的佳话。【主旨感悟】这首诗用新婚夫妇的生活——新妇的问话,表达对自己行卷的探问,也表达出了对关系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的不安和期待。【艺术鉴赏】1.精雕细琢,刻画入微。古代风俗,头一天晚上结婚,第二天清早新妇才拜见公婆。此诗描写的重点,乃是她去拜见之前的心理状态。首句写成婚,次句写拜见,由于拜见是一件大事,所以她一大早就起了床,在红烛光照中妆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行礼。在用心梳好妆,画好眉之后,还是觉得没有把握,只好问一问身边丈夫的意见了。由于是新娘子,当然带点羞涩,而且,这种想法也不好大声说出,让旁人听到,于是“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即“我”的妆扮是不是合时尚呢?细节描写真是精雕细琢,刻画入微。2.成功运用比拟手法。仅仅作为“闺意”,这首诗已经是非常完整、优美动人的了。然而作者的本意在于征求张籍的意见,看看自己的政治前途如何,这正如女子出嫁一样,关系终身,此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合情合理。此诗成功地运用了比体,虽说以夫妻比君臣以及朋友、师生等关系,是我国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但朱庆馀还是极好地翻出了新意,显示了自己极高的才华,并深深打动了张籍,张籍也用比体回诗一首,暗示他不必为考试担心。果然,朱庆馀在这一届科考中赢取了进士功名。... ...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第二部分内容:学 习 目 标1.了解作者梁思成在建筑方面的成就,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分析文中重要的语句。2.理解本文在论述问题时合理的顺序,学习作者善用比喻说明问题的方法。3.了解梁思成在建筑设计、研究方面的重大贡献,学习作者严谨的求实态度,提高自己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文化的水平,培养自己良好的审美情趣。... ...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第三部分内容:课 前 预 习(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1.走近作者梁思成(1901—1972),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广东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1972年1月9日卒于北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27—192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回国工作,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至1931年,他是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1931—1946年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组主任,研究中国古代建筑。1933—1946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和兼任研究员,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直至逝世。1940年10月至1947年,任美国耶鲁大学聘问教授、联合国总部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在此期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他从1949年起先后任北平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和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53年起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又于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了解背景建筑是侧重表现的艺术。建筑以其巨大的实体体现着时代特征与民族风格,是特定群体意识的高度结晶,它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曲折而又隐约地融会在自身凝固的形式之中。历史上伟大的建筑莫不是时代与民族文化生活的忠实印记。古埃及的金字塔以其庞大的体积和严整原始的几何构图象征着法老的强大威势和奴隶制的牢不可破;古希腊的神庙建筑体现出奴隶社会民主制度下那种特有的和谐乐观的精神和追求完美的理想情趣;文艺复兴时期宏伟富丽的教堂建筑标示出生气勃勃的市民阶层的自豪感。3.丰富视野世界现代建筑七大奇观(1)伊泰浦水电站 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界的巴拉纳河上,8公里长的伊泰浦大坝将这条世界第7大河拦腰截断,改变其流向。建筑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共耗资180多亿美元,发电厂地处半水下,800米长的厂房里安装了18台直径为16米的水力发电机组,发电能力达到12.6兆千瓦。(2)加拿大多伦多广播通讯塔 553米的塔身巍然耸立,可经受住时速达400公里大风的袭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一改传统的建筑方法,由上向下建造:液压起重机每天把滑模组件升高6米,让混凝土滚进滑模的下部。塔顶天线的吊装别具一格,使用的是直升机。... ...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第四部分内容:进 入 课 堂第一课时(研读课文第一、二部分)(一)精读文本,自主研讨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中国建筑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中国的建筑在公元前15世纪就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不断继承、革新着这一体系,达到了很高的技术、艺术水平,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一层次作者在寻找中国建筑根的基础上,引发了对中国建筑特征的说明。第二部分第一层(第3~5自然段),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第二部分第二层(第6~9自然段),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 ...第二课时(研读课文第三、四部分,总结全文)(一)精读文本,自主研讨第三部分(第14~17自然段),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比方,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第四部分(第18~20自然段),作者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即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1.文章在不少地方使用打比方,它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本文是一篇内容丰富的科技论文,在中国建筑学理论中颇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但作者并未故作高深地将其写成晦涩难懂的文章,而是简洁生动。文中使用打比方的地方比比皆是,如:“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在此,作者用人们常见的帷幕作比,指出墙壁所起的隔断和划分空间的作用,说得清晰明白。可见,使用打比方的方法,能够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以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自然科学论文中的打比方,同修辞格上的比喻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自然科技论文中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2.文章最后一段中的“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这句话要说明什么意思?作者指出,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第五部分内容:总结中心本文通过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和建筑的“文法”“词汇”和“可译性”,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魅力和重大价值,同时指出了每个建筑体系有其自身的“文法”和“词汇”,遵照这些法式才造就了世界建筑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展现了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鉴赏艺术1.写法上采用“三维比较”的方式如果仅仅就传统建筑做出条理性的归纳,也已经是不错的文章了,但是作者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他还深入一步将中国传统建筑与外国一些建筑进行比较。能进行中外横向比较已经显示作者丰富的学识和宽阔的眼界了,但是作者更跃一层,再引入文学语言及其用语与建筑用语相比拟,尤其是“文法”和“词汇”,将对大多数国人而言比较陌生的建筑术语转化为大家普遍熟悉的文学术语,让建筑“走”到了读者的面前。另外,作为一篇科学论文,具备清晰的条理性非常重要。本文在条理性上的优势一目了然。主要体现在九大特征的罗列,作者以“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下列九点”总领,用序号分述九个特征,十分便于读者掌握。2.大量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尽管是一篇科学论文,但是作者没有像有的所谓的专家一样用高深的理论在“饶舌”,而是力求将大家陌生的事物说清楚。如何将大家陌生的事物说清楚呢?最好的方法是打比方、作比较。例如,谈到中国周边地区的建筑体系和大陆的建筑体系,作者将之比作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写到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如何理解?作者将之比作“帷幕”。谈到建筑规则与具体的建筑的关系时,作者说:... ...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第六部分内容:〔名著博览〕《三国演义》人物欣赏(二)曹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汉末动乱的年代,他能崛起于群雄之中,自有许多过人之处。他机敏、聪慧,勇武而有胆识,因而能在几十年戎马生涯中,扩展他的势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是一名有大志的封建阶级的政治家。他还精通兵法,善于带兵作战,是杰出的军事家;他又有文才,是出众的诗人。结束长期战乱后,在创造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族入侵,抑制豪强兼并,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他都做出了成绩,客观上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他也和其他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一样,身上有许多丑恶和反动的东西。例如,表面看来,他求贤若渴,公开宣称不拘一格求得人才,骨子里却忌才妒能,希望下面的人绝对服从他的意志,有敢和他相悖的,迟早得被除掉。又如,他看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他对此表示深切的同情。但另一面,他屠杀百姓最凶,死于他手中的无辜,数以万计。再如,他口口声声称自己要学周武王弟弟姬旦,来辅佐汉室,可是,暗地又时刻想着篡位。因此,在他身上有明显的两面性,人们是鄙视他后一种作为的,当然也就讨厌他的两面性。《三国志》裴松之注本和南朝宋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记下了曹操虚伪、残忍的一面,并有所贬斥。后来的人,出于历史、社会、阶级的需要,对他的看法也不一致,有赞扬的,有批判的,但在民间文艺创作中,他已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物,而是被鞭挞的对象。... ...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PPT课件免费下载,中国建筑的特征PPT下载,.PPT格式; 本作品中主体文字及图片可替换修改,文字修改可直接点击文本框进行编辑,图片更改可选中图片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换图片,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增加和删除作品中的内容,源文件无水印。如认为该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18820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