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PPT课件(第2课时),共12页。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试分析句话。“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表现出他对吕蒙的关心和厚望。2.“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鲁肃的神态“大惊”和语言“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属于侧面描写。吕蒙的变化使鲁肃很吃惊,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从侧面反映出吕蒙因“学”而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3.鲁肃“拜蒙母”“结友”说明了什么?“拜蒙母”“结友”极其郑重,足见鲁肃对吕蒙的敬重,既突出了吕蒙的惊人长进,又表现了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说明了孙权劝学取得的成效显著。1.[难点] 本文是怎样以对话描写刻画孙权、吕蒙的形象的?(1)刻画孙权,以直接描写对话为主。孙权劝学,先指出吕蒙“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而“不可不学”;接着根据吕蒙的实际情况,运用反问强调自己的观点;再针对吕蒙推托的话用“孰若孤”的反问指出其理由不成立;最后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托,“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与期望,也体现了他热爱学习、目光长远的品质。(2)刻画吕蒙,是侧面描写和直接描写相结合。“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鲁肃发出的赞叹,借鲁肃之口写出了吕蒙的巨大变化,以此表明吕蒙因为学习,才略有了惊人长进,体现了吕蒙虚心受教、勤奋好学的特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回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和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孙权的话中有一种劝诫的语气,鲁肃、吕蒙的话则带有调侃的意味,一唱一和,表现了两人的真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了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就学”的成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才略大有长进,语言十分生动。2.[发散思维]有人说,吕蒙之所以学习并取得了进步,完全是因为孙权的劝说。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观点一 同意。吕蒙作为一名武将,只知道排兵布阵、打仗冲杀,不愿意学习。而在孙权现身说法下,终于去学习,并且学有所成,最终成为一代名将。如果没有孙权的劝说,他仍是那个“吴下阿蒙”。观点二 不同意。吕蒙能够去学习并取得进步,有孙权劝说的原因,但这不是主要因素,关键在于他能够坚定决心并切实去学习,这才得到了鲁肃的肯定。否则,即使孙权天天劝说,他也只是应付了事,最终也会一事无成。特色总结1.记事简练,剪裁得当。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接着写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才略如何长进。写事情的结果,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答语;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写二人一唱一和、互相打趣的对话,略写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2.正面记言,侧面烘托及对比。本文的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个人物说话时各自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文章除正面描写人物对话以表现人物性格外,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描写及对比的手法。如吕蒙的变化正是通过鲁肃的话展现出来的,鲁肃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鲁肃话中的“非复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长进。... ... ...关键词:孙权劝学PPT课件免费下载,.PPTX格式; 本作品中主体文字及图片可替换修改,文字修改可直接点击文本框进行编辑,图片更改可选中图片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换图片,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增加和删除作品中的内容,源文件无水印。如认为该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可免费下载
一、特别说明:注册会员后每天有3次免费下载各类模板、素材、课程次数,请慎用! 二、如急需下载多个素材,请赞助VIP获取更多下载次数!点击了解详细说明 三、赞助方式:注册会员—>赞助获取更多下载次数下一篇:《孙权劝学》PPT优秀教学课件